首页

万万原创踩踏视频

时间:2025-05-29 01:42:55 作者:走到人生岔路口 “化学少年”成了制毒链条上的一环…… 浏览量:25945

  2023年8月,一条陌生人发来的私信改变了这一切——一名网友以自己也想做实验为名,请小楠代购化学原料。直到民警顺藤摸瓜找上门,小楠才惊觉自己成了制毒链条上的一环。

  本应全力备战高考的小楠(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化学爱好会与制毒案件产生交集。直到民警出现在小楠家门口时,这个肤色略黑、看上去憨厚老实的少年才意识到自己触碰了法律红线。

  一年多时间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让小楠心神不宁,甚至患上了轻度抑郁症。他无数次问自己:我还能参加高考吗?我的人生还能走上正常轨道吗?

  直到今年4月,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检察院检察官杨毅来到广东深圳,向他宣读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并和当地检察机关签署了联合帮教协议后,小楠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他终于可以专心复习,参加自己的人生大考了。

  喜爱化学的他竟成了制毒链条上的一环

  从小和父母在深圳生活的小楠,自初中起便喜欢上了化学,分子结构、反应原理以及复杂的化学方程式让他沉迷不已。因化学成绩优异,他还担任了班里的化学课代表。

  高一那年,小楠用攒下的零花钱在网上购置实验器材,在家里的阳台搭建起“家庭实验室”,并将一些酯化反应实验视频上传至社交媒体,用以传播化学知识,逐渐积累了不少粉丝。2023年8月,一条陌生人发来的私信改变了这一切——一名网友以自己也想做实验为名,请小楠代购化学原料。

  小楠家庭条件一般,父亲在工厂打工,母亲在家照顾他和4岁的弟弟。为贴补家用,小楠虽知道盐酸、甲苯等化学品受国家管制,在未办理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仍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陆续为其代购了200余公斤盐酸、甲苯等化学品,共从中获利3000余元。

  让小楠没想到的是,这个“好学”的网友在洛阳市老城区一处出租房内搭建制毒实验室,网购制毒教程和原材料,合成新型毒品依托咪酯后自用并转卖他人。直到民警顺藤摸瓜找上门,小楠才惊觉自己成了制毒链条上的一环。

  摆在检察官面前的一道难题

  2024年12月,该案被移送老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当杨毅第一次见到小楠时,这个少年已被长达数月的心理压力折磨得疲惫不堪。社会调查显示,小楠在校成绩优异、待人诚恳,老师和同学都对他评价很高;家庭背景调查显示,小楠的父亲打工养家,母亲忙于照料幼子,对其进行化学实验虽知情却从未细问,最终酿成大错。

  “我们只求给孩子一个改过的机会……”小楠的母亲哽咽着向杨毅恳求。杨毅深知,这一纸决定将影响少年的人生走向——若起诉,小楠不但会面临刑事处罚,更会失去高考资格;若不起诉,则需在司法公正与教育挽救之间找到平衡点。

  经全面审查,老城区检察院认为小楠符合附条件不起诉的要件:自首、犯罪时系未成年人,主动退赃并认罪认罚,无主观恶意参与制毒链条。经层报上级检察机关并召开不公开听证会,该院依法对小楠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八个月的考验期。

  然而,如何确保帮教效果又成为摆在杨毅面前的一道难题——小楠即将高考,若要求其频繁往返洛阳接受监督考察,势必影响其备考,其家庭经济状况也难以支撑其跨省奔波。对此,老城区检察院启动异地帮教程序,主动联系深圳市光明区检察院,提出异地委托帮教方案。

  跨越1500公里的司法接力

  4月20日清晨,杨毅和同事带着特殊“考卷”登上了飞往深圳的航班。这份“考卷”是一场关乎司法温情与少年未来的双向奔赴。

  为减少对小楠备考的干扰,杨毅特意将时间定在了周末。家访时,小楠的父亲紧握杨毅的手说:“孩子犯错我们也有责任,感谢你们给他机会……”

  “综合考虑后,我们拟对你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希望你放下心理压力,专心备考。”杨毅的话语让小楠当即流下了眼泪,小楠郑重点了点头。

  次日,在深圳市光明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检察官现场宣读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两地检察机关、司法社工、小楠及其父亲共同签订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协议。随后,检察机关为小楠定制了“备考+帮教”方案,并协调司法社工当场为其提供考前心理疏导。

  帮教仪式尾声,杨毅从公文包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送给小楠:“人生如化学实验,偶尔失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反应条件。”

  小楠攥着笔记本,眼眶发红:“检察官叔叔,我一定珍惜你们给的机会,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父母的骄傲,也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窗外木棉絮随风轻扬,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少年胸前的校徽上。这场跨越山海的司法接力,终让迷途青春重返赛道。

  (本报通讯员蒋世举 梅放整理)

  来源:检察日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王毅说,中新既没有历史恩怨,也没有现实纠纷,双方拥有很多重要共识和广泛共同利益,互利合作始终是中新关系的主基调。双方要继续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方愿同新方一道,发挥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落实好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尽早开展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打造基础设施、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应对气候变化等新的增长引擎。双方要继续为两国人员往来创造更好条件,围绕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深化教育、旅游、青年、地方等人文交流,培育更多新时代的“路易·艾黎”。希望新方切实保障在新中国留学生和游客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中方愿同新方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学习借鉴彼此长处,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亿立方米

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10月5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84万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10月6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80万人次,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2571列,其中加开1852列。(总台记者 郑连凯)

“3·15”晚会后续:四川市场监管部门对听花酒业生产经营场所展开调查

此外,华钠芯能在环保与节能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设备维护、构建监测体系、加大技改投入、开展培训和参与活动来治理环保;通过对标行业、校准评估、利用峰谷电价、改造设备、加强设备管理来节能降耗。

东西问丨柴瑜:中拉合作有何全球性意义?

共同推动互利共赢合作提质升级。中匈双方致力于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匈牙利“向东开放”政策框架下加强战略对接,依托中匈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委员会、中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促进中心等机制平台,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投资、科技研发、融资贷款等领域合作项目落地见效。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商业运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推动在双方市场和第三方市场的产业和投资合作,共同推动各领域合作惠及两国,并辐射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全国台研会学术年会聚焦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新挑战、新应策

来到中国前,佳玥曾在法国担任哲学教师。而自从定居北京,她便一直从事促进法中文化交流的工作。2009年,佳玥创立了非营利机构“艺术8”协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想要创造一个平台,连接法中两国之间的艺术和文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